7月10日起,文法學院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凝聚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實踐考察隊赴漢源縣九襄鎮桃源村,開展為期五天的“童伴之家,暑期兒童公益托管班”支教活動。
“童伴之家”由兩名固定的童伴媽媽進行日常管理和活動開展,假期召集返鄉大學生組成“桃源志愿服務隊”輔導學生作業。此次實踐考察隊的支教課程設置中除了常規的作業輔導,還針對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植入了:黨史啟蒙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英語啟蒙教育、安全教育、性別特征啟蒙教育等主題宣講。
為確保在實踐考察隊離村托管班學生不離學,7月12日上午10時30分,文法學院聯合共青團漢源縣委聯合舉行返鄉大學生教學技能培訓會,童伴媽媽、桃源志愿服務隊全體志愿者參加培訓,培訓由文法學院實踐考察隊三名指導老師丁蘭、任菊、曾雪雁主講。三位老師分別從托管班學生的年齡發展規律、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內容的打磨、教學技巧的運用、教師儀表儀態等方面進行了培訓。通過培訓激發了返鄉大學生感恩黨、感恩祖國的思想情懷和建設家鄉的精神斗志;返鄉大學生紛紛表示要做一個有理想抱負、有責任擔當的新青年,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接下考察服務隊交過的接力棒。
鄉村振興最終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養要靠教育。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無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點,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和全體教育工作者時刻不忘肩頭的責任,滿懷信心、奮進拼搏、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為鄉村振興作出更大貢獻。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播下一粒種子,收獲一個希望,以伴童之心,傳童伴之光,心系花朵,傳遞溫暖,相信桃源村的明天定會更加美好。(文法學院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