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文法學院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同語童心·與你同行”實踐考察隊赴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鎮光明社區開展“推普樹立文化自信,青春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
活動開始之前,社區居委會干部陳艷向志愿者們詳細介紹了當地的情況并帶領大家參觀了教學環境。為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志愿者們前往圖書閱覽室準備教具、擺放桌椅、整理書架,以最飽滿的精神面貌和最整潔的教學環境迎接同學們的到來。
實踐課堂上,考察隊隊員以講解口部操、聲韻母知識、聲調為內容展開教學。利用猜字謎、造詞、造句及觀看童話故事,學習順口溜、繞口令、手臂操等教學方式貫穿整個過程。社區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良好,參與度極高,普通話教學得到順利推進。
除了課堂教學,隊員們也為社區學生開展了不同主題的宣講,同時,實踐考察隊還深入基層,從面到點,調研走訪了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的當地居民對于普通話的使用情況與看法,并且向群眾推廣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意義。這為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帶來一定的影響。
“心相印、語相通、神州行、華夏情”。本次實踐活動進一步促進民族地區普通話的推廣,提高了當地學生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政策的認識。實踐考察隊隊員們也達到了“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目的,把學到的知識更好地融入社會,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文法學院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