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子風采 -> 正文
周銳:成長路上要心懷感恩
2014-10-27      

每個人在行走的過程中,身后那一路深深淺淺的腳印總是默默的記錄著你走的路程,不管走了多遠,回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路,停下來憶苦思甜也別有一番風致。離校后幾年,當外國語學院2008級學生周銳再次站到這個熟悉的文理校園里,各種酸甜苦辣縈繞心田,那些曾走過的歲月,那些陪伴他成長的人仿佛仍在眼前。

站在文理大講堂里的他侃侃而談,08級校友周銳心中幾多感慨, 2014-2015學年度健康跑啟動儀式暨“穿越赤道逐日奔跑”赤道跑印度尼西亞分享會的舉辦,讓他再次有機會回到文理母親的懷抱,時移世易,如今的他已由臺下觀眾變成了臺上的主講人。

一顆感恩的心促使他時時回過頭看看自己那些深深淺淺的腳印,把那些伴隨過他成長的人永遠保存,這也是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緣由。幽默風趣的他,總給別人一種輕松自在的感覺。

一步一步實現目標 一點一滴心懷感恩

“很多的夢想、目標都是遙不可及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的來,而此時我們應該認識到的問題就是三點,即去哪里、在哪里、怎樣做”,當問到他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時候,他就這樣毫不吝嗇的分享起他這一路走來的經驗,“比如說我們的目標是過四級,那么我們就要知道自己在哪里,即知道自己的英語水平怎樣,是基礎好呢?還是聽力、閱讀還欠缺,那么接下來就是怎樣做,聽力不好練聽力,閱讀不好堅持做閱讀,那么我們的目標不就是越來越近了嗎?而去哪里也就有路可走了。一路走來,其實并沒有什么好的方法,要靠自己去實踐”。對他來說,成功需要自己一步一步的去努力,川澤中的水勢積蓄到一定量的時候就自然可以沖出一條河道。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上,除了自己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那些一路伴我們成長的人,“從大學開始到現在,首先要感謝的就是輔導員邱楠,當時她也是剛到大學來當輔導員的新人,我們兩個從不了解,有矛盾,到相互協作,很感謝她對我的提拔,然后很感謝的人就是我們的外國語學院黨支部書記劉剛,是他教會我組織活動和為人處事的方法”,說到這,周銳不禁感嘆道:“我在文理學院有個家,那就是田徑隊,馮府龍老師和羅永春老師就是我的父母,我的田徑賽100米、200米打破記錄,這與他們是息息相關的,他們就算是所有的人都沒有到場,即使是下雨,他們也會對我進行輔導和訓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養育和培養之恩?!甭犞茕J滔滔不絕地說起這些他所要感謝的人,也讓大家都明白,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心來滋養。

學習和耐心是成功的墊腳石

當他談到“大學生迷茫期”的時候,他也坦言道“我剛進大學的時候,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做啥,于是就盡量的讓自己忙起來,參加班委選舉,進學生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先做后總結,然后從中發現自己的興趣”,說到這,他說道:“現在還有一些大學生會在將要畢業的時候比較迷茫,那么我們就有幾點可以做一下,第一,要自己學著去思考一些東西,帶著一些書去畢業旅行,好好去體驗一下學校外面的世界;第二就是去公司實習,你認識這個社會;第三就是向學長學姐請教他們的經驗,最后我們可以通過報紙和電視節目,來獲取一些知識”。每個人的人生旅途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馬云當初把互聯網推進中國時,也曾一度被認為是騙子,最后通過努力才證明了自己,只要自己懂得去學習,愿意去學習,那么成功至少不會離你而去。

耐心之樹能結黃金之果,每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都與他長期的堅持努力使息息相關的,在學校時,周銳上課總是坐在第一排,他相信學院之所以給我們安排這個專業老師來上我們的課是有他的道理的,所以總是上課認真的吸取老師所講的知識,唯恐漏掉點什么。下課之后,圖書館也是他的另外一個家,他總認為,自己既然來到大學,就不能兩手空空的離開,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于是總是在圖書館讀各種各樣的書,當讀到那些偉大人物傳記的時候,就會本能的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榜樣去學習,除了自己的專業圖書之外,他還喜歡看些其他專業的書,他覺得,多學習點東西對自己有益而無害。說到這,他覺得文理學院專業學習的氛圍十分濃烈的,圖書館常常是滿座,有時候想上自習,只得去學校的空教室。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周瑞在大學期間曾獲得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這也正如他所言,既然來了這所學校,就不能讓自己空著手走。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不得不說,在08級校友周銳身上,有太多值得文理學子去學習的東西。首先是性格上的一種主動和開朗,其次是利用好學校給大家所提供的資源,努力學習更多的東西,然后就是他身上的那股堅持的韌勁和那顆永葆活力的感恩之心,如他在分享會上說的一樣——“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朋友,那個路上和你并肩作戰的人

人生路上,我們都不是孤苦無依的,即使一開始是形單影只,隨著時間的流走,總會找到那些陪伴或將要陪伴我們的人,這正如周銳和09級校友王波他們的“赤道行”一樣,可能當初剛認識的時候,他們可能都不會想到對方就是將要陪伴自己穿越赤道的人,甚至最初的見面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友好,只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瘋子”。

“王波一直就是十分高調的人,每天傍晚就在宿舍樓底帶著一群人在那吼,想健美嗎?跑步吧。想變聰明嗎?跑步吧。=。但是當時我并不很認識他,只知道有他這個人,并且因為他做事高調一度覺得自己并不會和他有太多交流。后來,大家都畢業了,才通過朋友真正的認識到了他,覺得這個人不錯,然后大家都是做英語教育的,可以互幫互助。后來王波他們去爬珠峰的時候,我也參加了,然后交流也就越來越多,直到現在的“赤道行”,大家的友誼因為彼此的交流越來越深”。當周銳講到和王波的相識到赤道上戰友時,不禁讓人覺得,友誼這事也是緣分所決定的,上天覺得哪個人是你的戰友,那么他將安排你們邂逅一場心靈的碰撞。

天涯地角,人海翻騰,相逢莫過于相識,相識莫過于相知,相知莫過于知面,知面莫過于知己。窮盡一生,朋友廣而遠,知己少而近。所以,一路走來,不管走得多遠,都不要忘記那些曾經或現在甚至將要陪伴我們的人,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記者:袁嬌嬌)

上一條:梁雪梅:在成長的路上珍惜生活的饋贈 下一條: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2014年考取碩士研究生名錄

關閉 【打印】  【收藏】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學校地址:成都市金堂縣學府大道278號(郵編610401) 成都文理學院版權所有  蜀ICP備11012699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2102000211號

日本无翼乌工囗漫画大全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手机在线_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免费视频_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