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信息公開 -> 基本信息 -> 正文
成都文理學院2016年度工作計劃
2016-04-11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學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屆五次、六次、七次全會重大決策部署,恪守“是否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個性特長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堅持依法治教,深入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從嚴治黨,切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以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為目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保障,厚植發展優勢,加快內涵發展,在破解發展難題上精準對焦、精準發力,激發辦學活力,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為“十三五”期間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全面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

1.固本強基,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上新水平。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鞏固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開展黨員組織關系排查工作。推進黨建工作重心下移,健全完善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制度,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推進在二級學院成立黨總支的工作,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和黨組織班子成員。從嚴從實選任管理監督干部。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持續開展黨建創新立項工作,持續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服務學院事業發展,服務教師專業發展,服務學生成人成才,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活力。精準實施黨員發展教育管理服務工作。

2.善作勇為,推動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發展。加強意識形態引導管理,特別是管好思想理論課教學陣地,守好人文社科領域的思想陣地,把好網絡思想陣地,抵御和防范宗教、邪教向校園滲透,絕不給錯誤思想言論提供傳播渠道。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強化理論武裝工作。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構建以網絡為中心的宣傳格局,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提升新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3.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切實執行“六大紀律”,嚴肅查處違反黨的政治組織紀律的行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堅定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認真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弛而不息正風肅紀,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制度執行,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和教書育人環境。加大對各類違紀問題的查處力度,實行“一案雙查”,嚴格責任追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和動態監控機制建設,加強檢查,完善機制,堵塞漏洞。

4.加強對統戰群團工作的領導,提升辦學治校民主管理水平。加強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推進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工會、學生會、共青團、校友會在推進學校事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強工會工作,繼續組織開展有利于教職工身心健康的體育文化藝術活動,關心關注青年教職工的生活困難。加強共青團工作,大力推進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團建工作創新,在促進“雙創”等方面發揮共青團育人生力軍功能。推進黨務公開工作。

5.全面提升新聞宣傳工作水平。大力宣傳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文理實踐中取得的創新舉措、重大成績。推動新聞發布制度化,提高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水平。深入挖掘學院亮點和特色,做好深度報道,提高學院影響力和美譽度。加強與各級各類媒體的聯系與合作,拓寬對外新聞宣傳渠道。

二、積極推進依法治校

1.完成學院章程核準備案的相關工作。以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為指南,結合學院發展建設的實際情況,按照《四川省普通高校章程建設計劃》的要求,完成學院章程核準備案的相關工作。

2.編制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結合國家教育“十三五”規劃和四川省教育廳“十三五”規劃,編制完成并啟動實施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

3.修訂并完善學院各項規章制度。按照新修訂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法》,結合學院轉型發展建設的實際情況需要,完成學院各項規章制度的修訂。

4.深入推進信息公開。利用學院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公開校務信息,保證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發揮依法治教監督小組作用,暢通師生信訪和申訴渠道。完成學院《信息公開年度報告》,主動接受師生員工和社會的監督。

5.全面組織實施普法教育。繼續組織開展“法律進課堂、進學?!钡绕辗ㄐ麄鹘逃顒?,有效組織專題講座、知識競賽、問卷調查、征文比賽、海報、廣播宣傳等多種宣傳活動。

6.依法依規完成學院各項年檢工作。按照民政廳、省質監局等各級部門要求,確保學院法人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證照的年檢順利通過。完成2015年度財務審計工作。并適時啟動學院辦學許可證的審核、更換工作。

三、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

1.加強專業建設。要積極探索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優化機制。一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實施意見》,結合學院的辦學定位,緊扣學院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圍繞學院轉型發展,制定學院“十三五”學科專業發展規劃,實驗室建設規劃。二是進一步完善新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實驗實訓條件。三是繼續抓好重點特色專業質量提升計劃的建設工作,加強已獲批的特色專業項目建設,并做好2017年度項目建設規劃。四是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和專業目錄,按照要求全面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學校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五是聚焦質量保障,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教學質量與保障機制。

2.加強課程建設。一是調整課程結構,優化課程體系,整合課程內容,創新課程形式,改革課堂教學,突出能力培養,完善學習評估。二是推動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改革,營造自主、協同、探究、有效的課堂文化,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過程去學會學習、學會掌握、學會能力,激發興趣、促進思考。三是要積極開展考試方式的改革,加強形成性評價改革力度,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生群體成長特征,注重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行為、態度和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獲取知識能力及人際交流能力。四是要推動以數字化課程為代表的教學資源建設,按照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標準,新立項建設1-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五是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形成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模塊。五是實施校內課程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提高。

3.加強實踐教學建設。一是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完善實驗課程學分制,推進開放性實驗,逐步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二是深化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積極開展“早實踐、多實踐、反復實踐”教學活動;積極推進以問題為導向的啟發式、研討式教學方法改革;積極推進以能力為導向的學生評價方式改革。三是完善學校實驗實訓室建設規劃,建立并完善相應規章制度。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增加實踐教學經費投入。規范實習管理,深化實習考核,提高實習效果。四是加強實驗示范中心建設和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要完善和強化協同育人機制,建立更加開放的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實現社會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要積極探索建立我校與兄弟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四是通過培養和引進人才,加強實驗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實驗隊伍的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五是認真組織和參加各級各類學生能力競賽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提高。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戰略任務,尤其是把青年教師培養作為戰略重點來抓。要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待遇留住人才。要創造良好氛圍,讓人才創新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成立校級教師發展中心,搭建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的平臺,采取多種措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進一步完善師資隊伍結構,提升雙師型教師比例。扎實開展教師教學培訓工作,使教師培訓、交流、考核常態化、制度化。除繼續開展教師教學競賽外,還要開展名師講壇,本科教育創新論壇,教師教學策略系列培訓等,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堅實保障。

5.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堅持科學、規范、嚴格、精細、高效的要求,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從嚴治教、從嚴治學、從嚴治考。一是嚴格教師工作制度,從嚴要求各個教學環節的工作標準,嚴格審核開課計劃,杜絕隨意開課;嚴格審核任課教師資格,嚴禁不具有開課資格的教師開設課程;嚴格落實教學督察制度,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嚴格規范調停課管理,切實保障教學秩序。從意識形態、價值導向方面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監督管理。二是加大考試改革和管理力度,積極推行形成性評價。加強考試命題管理,提高試卷質量;加強個性化考試改革,提高各級各類考試通過率。嚴格考風考紀,以考風促學風、教風和作風。三是加強學籍管理力度。完善教學服務學生自助平臺功能建設;進一步規范與簡化學籍管理程序,及時清理和處理學生學籍;加強學生成績管理,及時清理和公布學生成績。召開全院教學工作會議,總結、謀劃、部署教學工作。

6.以質量工程為抓手,加強內涵建設。一要重視質量工程申報、總結、凝練特色;二要重視質量工程建設,強化項目建設的動態評估與考核,提高項目建設的水平與效率,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力求取得突破。專業教育綜合改革既要注意每一個環節,又要特別注重課程改革。

7、大力提高繼續教育辦學水平。積極探索成人教育辦學新模式,研究成人教育學習的新形式。加強網絡教學平臺建設。進一步強化協同育人的機制,鞏固完善我校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的戰略聯盟,擴大資源共享、合作辦學、協同育人、共贏發展。

四、努力提升科研水平

1.繼續做好科研項目管理工作。拓展自然科學類項目信息暢通渠道,為自然科學研究者提供及時全面的信息。做好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國家、省級項目申報的組織工作,力爭在自然科學類項目上取得國家級項目的突破或具有應用價值的橫向項目立項成功。加強項目實施的過程管理與服務,做好2015年已立項項目的中期檢查工作。規范項目申報書評審,嚴格評審程序,保證項目評審公平公正,結果公開。

2.做好2016年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的申報和推薦工作。

3.繼續舉辦學術講座及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舉辦校級層面講座2-3場,各二級學院各部門講座10場左右。利用四川省“天府人文講壇”,開展5場左右社科知識普及講座。

4.繼續推進社科普及工作。積極聯系社科聯普及部,與大中小學、老年大學、社區廣泛合作,聯合成都市草堂小學、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學校,走進杜甫草堂等歷史名勝、博物館,開展書法藝術普及教育,舉辦書法聯展。

5.建立科技成果發布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立科研成果多種發布渠道,提供條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五、學生管理工作

1.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新一輪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測評工作為契機,通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等途徑,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實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加強對學生意識形態陣地的科學、依法、有效管理。適時啟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項目立項工作。

2.深入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完善院內大學生創新創業制度。開展SYB創業培訓。積極為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業項目申報、申請相關幫扶資金,落實政府各項專項資金支持。探索運用市場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大學生創業活動,開展校內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建設工作。加強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學生服務團隊建設。

3.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及畢業生服務工作。做好2016屆畢業生就業、派遣任務,確保2016屆畢業生就業率完成預期目標。

4.開展資助育人工作,提升資助管理水平。參考省資助中心對于資助工作的新要求,制定《成都文理學院資助工作量化考評體系(試行)》,并進行資助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舉辦 2016學生成長成才經驗交流會。充分發揮校要資源,積極拓展社會資助途徑。

5.提升科技文化品味,高質量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做好2015年星星年度詩人頒獎典禮、中國·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第十二屆大學生社團文化節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第十三屆科技文化博覽節等大型校園文化活動。

6.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在《中西文化概論》、《科學技術通論》課程教學中探索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改革。

六、行政后勤工作

1.提高行政公文運轉工作。進一步嚴格執行《成都文理學校行政公文處理實施細則》的各項要求,重點加強對公文處理運轉情況的跟蹤落實,提高各類公文的周轉效率和督辦情況。

2.強化檔案意識,做好2015年各類檔案資料的整理、歸檔、移交、保存工作。

3.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力度。要以內生的需求推動數字化校園建設,要通過建設、整合、引入優秀教育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管理服務創新,為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能力提升、教學互動等提供更豐富的資源平臺。要做好學院網站,特別是各二級學院網站內容的更新、改版,不斷豐富學院網站英文版內容。加快學院信息化建設進度,力爭實現教學區、公共區無線信號全覆蓋。進一步改造信息化硬件設施,盡快實現網上教學資源共享,促進信息化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4.繼續做好對甘孜州職業技術學校的援建工作。及時上報精準扶貧信息。

5.建立健全符合本院實際情況的人事考核評價制度。建立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的考核機制,激勵教職人員在工作中勇于創新,引導教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學、學術成果。

6.規范財務會計工作,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對各二級學院和部門的經費使用監督,做好獎金使用的事前預測,事中監管和事后核算分析,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7.加強后勤工作,提高后勤服務質量。圍繞提高后勤服務主動性、及時性,互動性和滿意度改進和規范后勤管理。優化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果,為師生和教學提供優美、舒適、整潔、溫馨、安全的教學生活環境和高效、方便、快捷、現代的后勤服務。積極培育后勤文化,凝練后勤特色,打造后勤品牌,增強后勤服務教育教學的功能和促進學校提升發展的動能,凸顯后勤在育人中作用,彰顯后勤服務育人效果。以節約型校園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節水、節能、節材,節約型后勤服務體系建設。

七、招生工作

1.積極做好漢語言文學(非師范方向)、建筑學兩個專業調整招生批次的申報工作。力爭實現學院一本招生專業零的突破。

2.完成2016年招生計劃的編制,并確保計劃的落實。做好學院對口高職招生工作。

3.繼續組織好與各地市州招辦、學校的2016年招生交流座談會。

4.創新招生宣傳新途徑。利用新媒體開展貼近考生需求的多形式宣傳,積極參加各種招生咨詢會,提高學院的知名度。

八、安全保衛工作

1.進一步強化制度落實。強化安全穩定工作底線思維。強化不穩定因素排查和形勢研判,重點做好敏感時間節點期間學院穩定工作,做好學生思想動態調查和輿情引導工作。進一步提高人防、技防能力。

2.完善安全信息收集渠道和內容。

3.加強校園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積極協助相關部門做好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工作。把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與反恐防暴、維穩工作相結合,完善和落實《與屬地有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制度》,配合駐地公安、治保、交警、衛生防疫等部門做好學校安全保衛工作。

4.創新安全教育形式,增強師生的安全防患意識。

5.做好信訪工作和院內學生申訴工作。

上一條:《成都文理學院章程》征求意見稿 下一條:成都文理學院2014-2015學年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關閉 【打印】  【收藏】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學校地址:成都市金堂縣學府大道278號(郵編610401) 成都文理學院版權所有  蜀ICP備11012699號-2  川公網安備 51012102000211號

日本无翼乌工囗漫画大全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手机在线_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免费视频_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