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聯合國人口基金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辦青年活動,以紀念在開羅召開的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國際人發大會)25周年。國際人發大會通過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行動綱領》,強調了性與生殖健康、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我校黃晨妍、郭欣兩名同學與來自全國各高校的青年代表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洪騰博士和丹麥王國駐華大使館副館長、公使海樂女士出席活動并致辭。隨后的青年對話活動中,中國青年代表分享了他們對國際人發大會的認識以及對內羅畢峰會的展望?!澳壳?,全球有18億10-24歲的青年人,是有史以來青年人數最多的一群人。青年人決定我們是否能夠實現我們的目標,”洪騰博士表示,“聯合國人口基金相信,當青年人被賦權,他們將有知識和信心實現從青少年到成年的平穩過渡,并有能力為經濟和社會帶來積極改變?!?/p>
活動現場發布了聯合國人口基金新的全球青年戰略——“我的身體,我的生活,我的世界”。該戰略強調青年人有權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活和他們所生活的世界做出知情選擇,這事關公正,并且能夠使青年人獲得終生回報。
活動宣布任命胡先煦為聯合國人口基金中國青年使者。作為一名青年演員和在校大學生,胡先煦自2018年起參與聯合國人口基金青年領導力項目,積極倡導青年人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今后,胡先煦將更廣泛參與到聯合國人口基金2019-2020年在華的青年項目中。
為助力內羅畢峰會順利召開,活動現場舉辦了名為“國際人發大會人物故事:人人享有權利,自主選擇”的圖片展覽。展覽呈現了來自亞太地區15個國家的15個人物故事,每個故事代表著國際人發大會《行動綱領》中的一項原則。
作為聯合國人口基金“一帶一路”青年領導力培訓班學員,黃晨妍、郭欣通過5天的學習,順利取得結業證書并獲評校園大使稱號。此次培訓主要針對溝通表達、國際談判以及慈善方面等內容展開,聯合國人口基金駐華代表洪騰博士、清華大學醫學院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唐昆、張亮、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副所長蘇婧等擔任主講。上課之余,培訓班學員參觀了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和同心實驗學校,并自主組織了“國際青年學生慈善之夜”公益晚會,晚會籌集的所有善款全部捐贈于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皮村公益組織“同心互惠”。
黃晨妍談到本次的收獲時說,她深入接觸了聯合國人口基金和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積極了解聯合國人口基金的發展目標和規劃,并深刻意識到青年人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和學到的知識。郭欣表示,將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為這個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們和可持續發展17個目標作出自己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