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10時,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所原所長陳俊祥蒞臨我校,用翔實的事例和風趣幽默的語言,作了一場極具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報告。此次活動是我?!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報告會。校長唐小林、黨委書記高華錦等校領導和中層干部及全體教職工黨員及學生黨員代表參加報告會。
高華錦主持會議。她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長久生存的靈魂。習近平同志在看望航天科技專家孫家棟院士時指出:“‘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痹谖覈灾鲃撔?、建設科技強國的道路上,“兩彈一星”精神體現了第一代國防尖端技術科研人員為國家偉大復興而做出的拼搏付出,是中國共產黨人勇于革命、不懈奮斗的紅色精神?!皟蓮椧恍恰本?,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激發億萬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拼搏。
陳俊祥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概括中國兩彈研制經過,當時不僅科研條件艱苦,科學家們的生活環境也十分嚴酷。草原上的海拔高,氧氣稀薄,水很難煮開,食物資源更是稀缺?!拔覀內罕娍偨Y生活標準叫2611,生活習慣呢叫三點一線,2611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吃到肚子里的糧食只有26斤,一天一角錢干菜,一錢油?!标惪∠榛貞浀?。他們克服了種種外部困難,完成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工作。他自豪地講道,我國導彈研制的成功率與效費比是世界最高的,這與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優勢密切相關。國家堅持群眾路線、自力更生、集體攻關中國核武器研究,科研人員勇于攀登、尊重知識與人才、發揮愛國奉獻精神,成就“兩彈一星”精神。
陳老的“草原獻青春,大山獻兒孫”的事跡深深感動了文理師生。
我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副主任夏冰副教授說,“兩彈一星”事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陳俊祥研究員來校為黨員干部師生作專題報告。86歲的陳老爺子用質樸的語言,燃燒的激情,鏗鏘有力地講述了一代代共和國核事業建設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感人故事和青春無悔的奉獻精神?!皟蓮椧恍恰本袷敲褡鍙团d精神的寶貴財富,是照耀新時代不斷前行的精神旗幟!
信息技術學院黨總支書記賈沖表示,要把“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作為自己的目標,深刻學習領會“兩彈一星”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踐行“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
文法學院學子李亞雯談到,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應繼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傳統,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弘揚永不褪色的“兩彈一星”精神,以此指引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斗。(文字 李彩溶 黃海霞 李亞雯 謝婉穎 陳玉)